过敏儿的蜕变——陈妈妈的喜事
姜医师是我要感恩的人,6年前我接触到她的两套磁带——“如何重建真正健康”及“现代饮食的危机与陷阱”。因为家中小儿子是气喘儿,从2岁多一直生病到小学毕业那年。听磁带里说经过清净的饮食及生活的改变,原本不好的体质,慢慢就可以痊愈。孩子吃了10年的药,当父母的我们也苦了10年,心想,吃素总比吃药好。问了儿子,他答应吃素。结果从那天开始到现在,快6年了,他未曾再喘过。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才结束了我固执的个性。
——宋玉闯(陈妈妈)
容易感冒、气喘、头痛的过敏儿
于1983年出生的陈妈妈的老二陈宗宽,过去是一只过敏小病猫,但现在蜕变成了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想当初他2岁多时,一感冒就打喷嚏、喉咙有痰、双眼发痒,然后演变成气喘,发作起来轻则四五天,严重的话要拖个两星期才会好,还经常头痛,看病看到熟识医生一家人,偶尔还在医生家吃饭、睡觉。那时候发起病来让家人伤透脑筋!
“本来以为他的气喘过了青春期就会好,可是他却愈大愈严重,常在父亲出差时‘表演特技’般地突然发作起来。曾经晚上去看病到11点半,回家后又继续发作到眼睛往上吊。在治疗的过程中,因接触激素、抗生素,连‘水牛背’、‘月亮脸’都出现了。”
逐渐改变家人的饮食与健康
后来陈妈妈发现了姜医师的磁带,慢慢进入清净饮食的世界。运用了她的耐心、爱心、恒心与智慧让“百炼钢变成了绕指柔”。
“1995年我接触到姜医师的磁带,就依照里面的说法来进行饮食调整。首先我把白米换成五谷米。第一次五谷饭一煮好,他们看了很不习惯,就说:‘怎么黑糊糊的?’要我再去煮面。之后我想了想,东西虽好,但家人不接受有什么用?所以我就改成渐进的方式。先是l杯白米配1/4杯糙米,他们没说话,再改成l杯白米配1/3杯糙米,再变成2/3杯糙米,1杯糙米……3个月后我终于成功了,后来再把糙米换成五谷米就容易多了。现在要我先生吃白米饭他反而不习惯,会说:‘还是五谷米比较香、比较有嚼头!’。至于吃生食提升免疫力、排毒这个部分,刚开始我不像现在会调各式的果酱,要引诱孩子们来吃,就先买无蛋的沙拉酱,然后再慢慢研究改进。”
“1996年我帮儿子报名参加‘儿童断食营’,那时候有七十几个小朋友一起吃,我担任打工妈妈,一边学习饮食与制作法,那也是我首次见到姜医师,所以我们母子对生食就有了了解,回来孩子要吃生食就容易多了,心情也变得不一样……儿子开始吃素,体质变得更好,到现在已有6年了,我和儿子的头痛都不药而愈,实在是人生最大的喜事,这一辈子最大的收获。”
饮食改革,尽心尽力
“如果不是孩子生病,我也不会有机会亲身体验这种另类疗法。从前的我怎么会相信吃素可以帮助儿子的健康?一定很粗鲁且理直气壮地说:‘人家医生在医学院读了7年,怎么会比不上这种治疗方式?’
以后我在医院当义工,辅导癌症患者,也时有所闻,与其吃生机饮食,可多活几年,不如照过去的吃法,活几个月。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态度都有,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接受……我们仅能尽心尽力,借着分享的方式转告他人。毕竟在履行饮食改革的过程中,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状况都不一样。有时他们对排毒的信心不够,就很容易被打败;有时家人不支持,也是需要突破、相互沟通。”
现在陈妈妈成了推广清净饮食的“健康之道”义工,常常像是布袋和尚一样背着一袋食物,把她的经验告诉其他病友,希望能为大家尽一分心力,为下一代从根扎起,多做点事,也让地球更加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