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联系我们/ENGLISH/日本語/韩文
信息查询:
营业时间:8:00-20:00 周日8:00-12:00 注:每天17:00以后,只复诊,不接待初诊
断奶 入园 长高 胃口 进补
腹泻 伤食 消化 消瘦 多动
尿床 口疮 哮喘 咳嗽 近视
夜啼 复感 厌食 脾胃 秋燥
上火 秋咳 食欲 肺热 口臭
发育 贴敷 心理 益智 早熟
敷脐 头发 便秘 过敏 体质
体弱 磨牙 内热 湿疹 脾虚
肠胃 睡眠 补钙 贫血 驱虫
黄发 汗多 夜惊 久咳 口水
药浴 外敷 脐疗 湿疹 鼻炎
留言列表 位置:网站首页 - 留言列表
【疾病】风疹
【简介】风疹是一种较轻的发疹性的传染病。大都发生在冬春之间,以1~5岁小儿较为多见。因疹细小如沙故又称之为“风痧”。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风疹病毒所引起。风疹病儿和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风疹病毒存在于患儿的鼻、咽,口腔中。从潜伏期后3~5天至皮疹隐退后都有传染性。风疹病毒可随咳嗽喷出体外,漂浮在空气中,若被未患过风疹的小儿吸入,就有可能患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邪毒由口鼻而入,风热与气血相博,毒热蕴于肌表,外发于皮肤所致。常见症状为小儿感染风疹病毒后,经9~18天的潜伏期开始出现一般感冒症状,如发热、恶风、咳嗽等,发热1~2天后即在全身出现疹点,一般由面部延及躯十和四肢,往往一天内即布满全身,有瘙痒感。唯手足心较少或无疹。疹细小色淡红,稀疏,稍微突起,疹点多在3大内迅速消退,一般无色素沉着,可有细小的脱皮。

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双手拇指在背部肺俞穴按揉1~3分钟,然后,以小鱼际沿患儿脊柱两侧,上下推擦背、腰部,以透热为度。
(2)以一手拇、中二指点揉双侧风池穴1~3分钟。
(3)以指按揉合谷、曲池穴,每穴各操作1~3分钟。
(4)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四肢肌肉5~10次。
(5)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10次。 

2.随证加减

(1)风邪在表型:症见风疹遍布全身,有瘙痒感,疹色浅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常伴发热,恶风,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咳嗽,流涕,舌质淡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六腑100次。
②以指按揉大椎穴1分钟。
③推擦涌泉200次。
④按揉风府、太阳穴各1分钟。
(2)邪热炽盛型:症见疹色鲜红或暗紫,皮肤瘙痒较甚。伴高热口渴,烦躁不宁,口唇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大肠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②推六腑500次,推天河水500次。
③推擦涌泉5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将患儿扶抱或卧位,家长以葱白汁作介质,清肺经300次,清脾经100次,清天河水300次,揉小天心3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以拇指揉鼻翼两侧、揉印堂、攒竹穴各1分钟,再左右分抹额部,抹到太阳穴后用拇指点揉法。如此反复操作3~5次。
(3)以中指推揉膻中穴1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大椎穴处的肌肉组织,以皮肤红紫为度。然后,点揉风池、肺俞、风门穴各1分钟。
(5)按揉合谷、曲池穴各1分钟。 

 
生活调理

(1)对发病儿要及时隔离,一般出疹后隔离5天即可。患儿的居室要定时开窗通风,对于患儿用过的被褥、衣服、玩具等,可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
(2)流行期间,易感儿和早期孕妇,不要去公共场所。
(3)患儿要注意休息,发热和出疹期要给患儿吃流食或半流食,如小米粥。豆浆、挂面汤等,尽量让病儿多喝水或果汁,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4)按摩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同时可服用中西药物以提高治愈率,对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共有留言:0条)
暂无留言
<<<>>> 
 
【我要留言】 已有留言数:0条 
验证码: 详细内容
评论内容: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与568048718谈话
  • 与2658332833谈话
  • 电话咨询

  •  5422-5322
  •  13816583045
  • 扫一扫,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