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到底是什么?那个叫“基因”的东西到了我们的身体里会怎么样?吃了它会不会有危险?在N年之后,我们会因为它而生病吗?……对于转基因食品,我们有太多的疑问,甚至还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
那么,转基因食品背后的安全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它真的“不太安全”吗?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罗云波教授。
受访专家:
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相比传统的杂交育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实更高。”
编辑:先请您谈谈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罗云波: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将生物中某个基因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内,用后者生产出的食品叫转基因食品。比如某一种水果口感很好,但是它产量很低。我们就可以找到一种产量很高的品种,通过基因分析,知道其中哪些基因是负责高产的,然后将这些基因转移到口感好的水果当中,这样生产出既有品质好的特点,又有产量高的优点的水果新品种。
编辑:听起来好像和“杂交”有点儿像。
罗云波: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基因技术是更为精确的杂交。过去,我们要改良一个品种,主要是通过杂交。就像上面举的例子,将口感好和产量高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际上就是基因在发生交换),让他们的后代既高产又好吃。但是因为在把高产的基因植入到品质好的作物里面去的同时,其他的基因也跟着进去了,其结果往往是,在继承了各自的优良性状的同时,也会继承一些他们不好的性状,就像有的小宝宝继承了爸爸的高鼻梁,但同时也继承了爸爸的小眼睛一样,很难十全十美。这就是为什么杂交育种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要做成一个品种,仍然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其中需要经过反复筛选。有些育种学家穷其毕生经历,可能也就育成了一两个品种,因此育种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但是转基因技术的做法就不是让两个品种直接“通婚”了,而是会将高产品种的基因全部拿来分析,搞清楚他们各自都是干什么的。然后把和高产没有关系的基因统统排除掉,只把负责高产的基因转移到口感好的品种里面去。
编辑:也就是说杂交和转基因其实都是基因的交换过程,只不过杂交的基因交换会更“杂”一些。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杂交的产品会很坦然地接受,但是一听到“转基因”就会觉得心里不踏实呢?
罗云波:这可能还是因为大家对转基因这项新技术还不够了解造成的。相比传统的杂交育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实更高,因为它实际上是对遗传性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它更精确,效率也更高。而通过常规育种,我们在获得所需要基因的同时,还会获得一些我们不需要的基因,其中也可能包括一些对我们有害的基因。而要将这些基因剔除,需要长时间的筛选,逐渐地来实现。
“DNA 本身也是可以被消化的,不可能把它吃进消化道,它就会跑到你的身体里面去。在消化道里它就会化成更基本的单位,也就是几种核苷酸了。”